“最大输家”现身!中印谈判后互盈在线,莫迪政府向全球宣布:不卖稀土了
中印谈判刚结束, 不到24小时 ,莫迪政府就向全球扔出一颗重磅炸弹——
不卖稀土给日本了!
这出戏,比好莱坞大片还精彩。
说起来也是够讽刺的。就在前不久,中国一纸出口管制令下来,印度那些造电动车、搞电子产品的企业瞬间慌了神。
为啥?
他们的命根子—— 中重稀土 ,主要靠中国供货。没了中国的稀土,印度的车企就像断了粮的军队,眼巴巴地等着“救济”。
更绝的是,据美媒爆料,这些车企竟然联手给莫迪政府施压,逼着政府赶紧找中国谈判。有的车企甚至想甩开政府,本月包机直飞北京求合作。
这画面,想想都觉得有意思。
果然,压力之下,印度外交秘书主动向中方提出了稀土问题。
但我们也不是好糊弄的。
展开剩余78%印度一边希望我们放开稀土出口,另一边却在“威胁中国”——印度稀土公司扬言要发展稀土加工能力,打破中国的主导地位。
这种嘴脸,是不是似曾相识?
想要我们的稀土,又想摆脱对我们的依赖。这不是典型的“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吗?
最有意思的来了。
中印谈完后,莫迪政府立马撕毁协议,叫停对日本的稀土出口。理由很简单: 现在中国不肯放开稀土管控,印度的可用资源有限,必须优先保障自己国内供应 。
这下互盈在线,日本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过去几年,日本一直在推动“稀土去中国化”,印度就是日本寄予厚望的替代对象之一。结果呢?这条“备胎”自爆了。
更打脸的是什么?
之前印度向日本出口的稀土, 很大一部分还是从中国进口的 。也就是说,印度就是个稀土“二道贩子”,把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加价卖给了日本。
现在印度不卖了,日本政府已经表示“严重关切”,希望莫迪政府给个说法。
不得不说,印度还是很有“野心”的。
为了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印度政府准备砸 350亿到500亿卢比 ,促进国内稀土矿和磁体的生产。
听起来很威风,但兑换成人民币,也就是 29亿到41.46亿 左右。
这点钱,想要实现稀土自立?
我只能说,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印度确实有稀土资源,探明储量达到 700万吨 ,占全球储量的 6% ,排名世界第三。
但问题在哪?
开采和加工能力太弱 。特别是在重稀土的提炼上,基本都依赖中国进口。
让我们看看一组数据:2024年,中国稀土开采量占全球总开采量的 61% ,而稀土精炼量占全球的 91% 。
这说明什么?
就算别国开采的稀土,绝大部分也离不开中国的精炼技术。
印度想要突破中国的技术壁垒?这比登天还难。
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
印度这个国家,越是覆盖面广的计划,越是推动不下去。
日本在印度的高铁项目,推进极其缓慢,饱受争议。连有几十年新干线修建经验的日本都非常不满。
莫迪大力推动的“印度制造”计划,印度高官都承认已经失败了。
为什么?
一方面是政府腐败,另一方面是社会复杂性。印度不同区域因文化、宗教等因素影响,存在极大差异,很多宏观战略到了地方上根本推动不下去。
最关键的是,想要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不仅仅是印度,美国乃至整个西方近年也动过这个心思,但最后都没成功。
在这场稀土博弈中, 最大输家其实已经出现了——美国 。
近期美国国内对稀土供应的担忧已经非常强烈,甚至有部分美国本土车企被传有破产之虞。
如果不是美方执意针对中国,又怎么会遭到如此重压?
看明白了吧?
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中国掌控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开采量世界第一,更重要的是关键的精炼技术离不开中国。
稀土不是土,是战略,是政治,是国运。
必须把持,必须拿捏!
事实上中国商务部已经证实,我们依法依规加快了审批进度。对稀土供应有烦恼的国家,只要对华不是心存恶意,也不必太担心。
合作共赢才是王道互盈在线。
发布于:安徽省美港通官方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