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一样,一直是美国的忠实盟友。
然而为了利益结成的阵营,在利益面前,也会同样分崩离析。
在21年初,澳大利亚和美国就上演了这么一出好戏:在刚携手打压中国时“亲如一家”的两国,转头却因为市场利益直接与美国反目成仇,发起商业战的澳大利亚惨遭美巨头围剿,只能狼狈地与盟友加拿大一同,向远在南亚的印度求援。
那么,这样一出好戏,它的经过究竟怎样呢?结果又会如何?
刚刚联手,利益前突然反目
展开剩余94%2020年是一个不平的年份。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使得西方各国乱成一团,中国抗疫战线却井然有序。
为转移国内根深蒂固的各种矛盾,特朗普打着疫情的幌子,致力于打造一个由“红脖子们”畅想出来的排外的美国,但他转身便遇上了美国大选。
而即将入驻白宫的拜登,也无力停止三年来的中美贸易战,在高筑的关税壁垒和反华声音的浸润下,中美对峙日益加剧,反华浪潮也此起彼伏。
作为反华阵营中的忠实一员,澳大利亚自是亦步亦趋,在美国发起的反华行动中打着头阵。
早在2018年,适逢中国5G技术攻坚克难,寻求市场。
澳大利亚便假借“国家安全”为由,悄悄实行了“华为禁令”,通过歧视性的政策禁止华为参与本国的5G建设。
而在2020年的7月,澳方更是为了配合美国对抗华为,直接公开宣布禁止华为参与本国5G建设,国内公司也不被允许使用华为的5G设备及华为的5G技术,使得华为对当地投资断崖式下滑,研究中心直接搬出了澳大利亚。
这直接使得近两年来持续恶化的中澳关系跌入冰点。
澳方也尝到了自己带来的苦果:因为要求封杀华为、独立调查新冠病毒源头,中国发起了对价值200亿的澳大利亚出口商品的贸易禁令,包括大麦、牛肉、煤炭,棉花,海鲜,葡萄酒和木材。
由封杀华为带来的资金、岗位与技术的流失,加上中方的贸易禁令,让作为资源出口大国的澳大利亚苦不堪言。
要知道,中国是澳方葡萄酒、海鲜和各类农产品的进口大国和主要市场。
作为澳大利亚的主要贸易伙伴,仅2018到2019一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额便达到160亿澳元。
禁令一下,仅以葡萄酒产业为例,200%的加征关税让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产业苦不堪言。
在中国市场上,澳方的葡萄酒价格直接提高两倍,使得澳方的800多家出口葡萄酒的企业几乎业务关停。
在疫情危机、经济危机下的澳大利亚,这更是雪上加霜。
可谁知,“海的这边”也有敌人。
作为美国反华阵营的“马前卒”,澳大利亚与美国本应“同仇敌忾”。
可前者怎么也没想到,在自己忠心耿耿地履行着反华义务时,会被自己的“老大哥”背后捅上一刀,自己却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小丑”。
我们知道,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此次贸易禁令,将澳方龙虾、葡萄酒和各类农产品挡在了海关之外,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缺。
西方各国此时便如恶狼扑食一般,纷纷落井下石,置澳方利益于不顾。
他们一边极力阻止澳与中国修好,一边竞相抢占澳大利亚原本在中国的市场。
所谓的盟友们,此时便露出了本来面目:
法国目前占据了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英国抢了海鲜和牛肉,就连美国都顶替了澳大利亚大麦以及龙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盟友”的背刺,让澳方本就因叫嚣中国而不甚明朗的经济前景雪上加霜。
一时之间,两国火药味十足。
可疫情之下,澳方与美国的明争暗斗,此时方才拉开序幕。
澳方立法,要求内容付费
2021年初,澳大利亚一项新法律议案正被国会审理。
根据此项议案豪配投资,澳方政府要求科技巨头谷歌和脸书,向新闻机构付费后方可获取新闻服务,由此打响了此次商业战的第一枪。
澳大利亚此项议案,无疑是在给本国媒体撑腰。
此次冲突,便是跨国垄断媒体与本土媒体之冲突,是垄断性的跨国资本与保守性的地方资本之冲突。
在疫情的冲击和受众的转移下,澳大利亚本国的传统媒体不断萎缩,赖以为生的广告费更是寥寥。
而谷歌、脸书却乘着技术与疫情的“东风”,收获了大量受众。
凭借几乎从澳方新闻集团等出版商那里白嫖而来的新闻资源作为“免费的午餐”,从广告商那里赚取了不菲的广告费。
据统计,澳方在线广告每支出100澳元,81澳元都被谷歌、脸书拿走,本土媒体仅能获得19澳元。
这自然损害了澳方本土新闻媒体的利益。
因此,澳方在立法草案中要求,要让谷歌和脸书为搜索和新闻推送的媒体内容付费,并与当地出版商与媒体就新闻内容支付价格问题进行谈判。
如果两家公司不愿如此,那么便要被迫接受澳大利亚通信和媒体管理局的仲裁,代为决定。
据悉,每起违规的出发可能高达1000万澳元,或相当于科技公司在当地营业额的10%。
这不过是澳大利亚在商业媒体领域争夺战的第一步,此后,如果付费法案得以通过,那么必然涉及到其他科技公司。
届时,澳政府将会为本土媒体筑起一道高高的“付费墙”,来应付来势汹涌的跨国媒体公司。
美巨头围剿,白宫却无动于衷
这项要求无疑威胁到了两家公司的在澳利益,直接激怒了谷歌与脸书两个垄断巨头。
谷歌曾经警告说,如果该项法案通过,那么它便别无选择,只能停止在澳大利亚提供谷歌搜索服务,因为“网站之间不受限制的链接原则是搜索的根本”。
然而“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搜索广告业务是其全球营收和利润的最主要来源,这不仅包括谷歌搜索引擎的广告,还包括Youtube网站中的广告费用。
因此,谷歌要权衡的,只不过是付费带来的费用开支与放弃澳洲市场带来的广告费用损失了。
随后,谷歌也以具体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谷歌公司同意向默多克新闻集团等十家澳洲新闻出版集团支付新闻费用,通过合作建立订阅平台,来分享广告收入,并将新闻投放到Youtube上。
澳洲媒体由此在谷歌的市场中分到了一杯羹。
然而,跟谷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脸书的态度显得格外强硬。
21年2月17日,该项名为《新闻媒体和数字化平台强制议价准则》的议案被众议院通过,澳方立即组织人员,强制谷歌、脸书两家公司进行付费内容的谈判。
脸书在当日便直接宣布,实行新闻禁令,在澳大利亚的服务上不再提供新闻内容。
从18日起,脸书开始禁止用户分享新闻链接。
新闻媒体的脸书主页在澳大利亚无法打开,甚至气象、消防和卫生部门的脸书页面也一律被禁止访问。
这直接干扰了澳大利亚行政体系的正常运作,就连山火预警、新冠疫情等重要新闻都无法发布。
在民间,政府也遭到了骚乱民众的喊话,被要求恢复正常秩序。
讽刺的是,澳方总理莫里森只能在自己的脸书账号上勃然大怒,痛骂脸书公司的“霸凌”行径。
一个媒体直接向澳大利亚这一个主权国家发起挑战,就连本国民众都不支持自己,可谓是澳方政府颜面尽失。
不仅如此,就连预期的经济利益,都未能争取到。
据外网流量分析公司Charbeat的数据显示,在脸书禁止分享新闻后,澳大利亚各大新闻网站的访问量也同步减少。
可与此同时,脸书并未因为读取新闻而被澳洲民众舍弃。
这是因为,脸书的新闻业务并非其主要利润来源,新闻订阅也只占据其总订阅量的4%,因此也更有底气去实行所谓的“新闻禁令”。
有趣的是,远在大洋之外的加拿大,也受到了澳大利亚的启发,宣布将会起草类似法案。
可见这位美国的邻居的利益,受美国科技巨头的侵占之深重。
在以脸书为代表的美国科技公司围剿澳大利亚时,作为反华阵营的带头者美国,却并未给澳大利亚说上一句好话,而是早早地表便明立场,站在了本国公司一边。
1月8日,美方就发表意见:“要求澳大利亚废除拟议中的法律”,“通过立法,监管在快速发展的数字市场上特定参与者的竞争地位,显然损害了两家美国公司的利益”。
澳方政府在因叫嚣中国而惨遭制裁时的教训,再一次重复了。
而显然,美澳博弈中,美国凭借其雄厚的跨国资本而更占上风。
澳加慌忙,转身求援印度
走投无路的澳大利亚,连带着“跟风”的加拿大,都不得不转求外援,希望国际社会能够给予其一些帮助。
然而其求助对象,却让人大跌眼镜——远在南亚的印度。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本国遭到脸书拉黑的第一时间,就找上了印度总理莫迪。
据其声称,因为印度在脸书上拥有多达3.2亿的粉丝数量,因此希望莫迪能代表印度,在与脸书的对峙上,与澳方站在同一战线。
可很显然,印度并不想自找麻烦,两国在此项事务上没有任何共同利益可言。
既要冒着被脸书封锁的风险,又要得罪脸书背后的靠山美国,莫迪自是不愿。
莫迪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冷淡,莫里森可谓是热脸贴了冷屁股,狼狈不堪。
在随后几日的磋商中,澳方与脸书各自作出让步,双方在达成修正案协议后,解除拉黑,互加好友,这场风波暂时告一段落。
然而拜登上台后,牵连着垄断巨头利益的美澳关系,将要何去何从,依旧是迷雾重重。
澳洲前路,依旧是迷雾重重
2022年的澳洲大陆,其前路依旧是迷雾重重。
今年5月,澳大利亚将会再次迎来大选,为赢取民众选票,现执政党不惜大举“撒钱”。
2022年3月29日,澳大利亚现执政党自由党公布了2022-2023财年的经济预算,一边削减油税负担,一边拨出近百亿澳元,向民众发放一次性的现金补助。
这种显而易见的缺乏远期考量的“撒钱”策略,是否能提振深陷高油价与高通胀中的澳洲国民的信心,依旧是未知数。
在国际关系上,澳大利亚依旧奉行着传统的站队政策,没有走出东西对立的二元格局。
而在澳中关系上,澳大利亚也依旧频频发表反华言论。
虽然在我方高级官员与澳方外交部长的会晤中,对方释放了有意改善中澳关系的信号。
但在美国的压力下,澳大利亚又能否作出实质上的改变,依旧是不容乐观。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澳方的种种行径。
就在4月1日,澳大利亚防长还发布言论,称面对中国的“经济胁迫”,澳大利亚将会寻找新的买家。
明明是本国先发起的经济打压,此时却先倒打一耙,为两国早已陷入冰点的关系,涂上了一层令人不快的色彩。
不仅如此,在2021年的那场风波结束后,被美方背刺的澳大利亚,依旧是忠心不倦地进行着反华行为。
在此前的所罗门骚乱中,澳大利亚妄想着建立自己在群岛的区域霸权,将我国与当地正常的贸易往来和警务合作,视作外来威胁。
在3月底,澳方总理莫里森更是直接拒见中国的新任驻澳大使。
同时也又被爆出斥巨资建设新港和扩军的计划,更是将矛头直指中国。
因此,作为澳洲重要前景的中澳关系,在澳方的死硬态度下,依旧是难以让人乐观。
我们常说,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早在特朗普任期之内,澳大利亚便被美国背刺,在这次的商业冲突中,美国更是旗帜鲜明地维护着本国公司的利益。
所谓同仇敌忾的西方阵营,不过是一个虚假同盟,一旦面临着眼前利益的争抢,便迅速瓦解开来。
正可谓豪配投资,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关系。
发布于:河南省美港通官方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