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派航母配资栈,欧盟插手南海,中国出动16艘舰艇,给欧盟上东亚强度
英国又要来南海刷存在感了。
这次不是嘴炮,英国国防大臣沙普斯在日本访问时正式宣布—— 2025年英国皇家海军航母打击群将访问日本,目的就是“牵制中国” 。
话说得很直白,连遮羞布都不要了。
不得不说,英国人的记性真是差得可以。
还记得两年前“伊丽莎白女王”号的那场南海之旅吗?那简直就是现代版的“皇帝新装”—— 英国自己都凑不出一支完整的航母战斗群,不得不向美国借军舰、借飞行员,连舰载机都有一半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 。
中途还有驱逐舰抛锚,美军又得临时增派军舰救场。
这哪里是什么“英国皇家海军的威慑”?分明就是一个东拼西凑的草台班子。
现在又来?
让我们看看硬数据吧。
中国海军总吨位已突破200万吨,位居全球第二 。英国皇家海军呢? 仅有约68万吨,连中国海军的一半都不到 ,甚至已经被日本海上自卫队超越。
展开剩余70%这就好比一只蚂蚁跳出来说要绊倒大象。
滑稽吗?确实滑稽配资栈。
但这背后的逻辑更值得玩味——为什么英国明知力不从心,还要硬着头皮来南海“刷威慑”?
不只是英国,连欧盟都来凑热闹了。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问菲律宾时表示,要加强与菲律宾在海上安全领域的合作 ,还大谈什么“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
这位女士的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想当北约秘书长,现在正在疯狂刷业绩,希望得到华盛顿的青睐。
可笑的是,连马克龙的专机都蹭不上的人,还妄想靠空头支票去指挥欧洲各国的军舰?
面对这种挑衅,中国的回应简单直接。
中国海军出动16艘舰艇进行联合演习 ,用实际行动告诉那些还在做“炮舰外交”迷梦的国家——这里是东亚,不是你们能随意撒野的地方。
16艘军舰,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不是威胁,是实力展示。不是挑衅,是正当回应。
最关键的是,很多欧洲政客还活在19世纪的时间里。
他们以为依然可以像当年八国联军那样,凭借几艘军舰就能在中国海域指手画脚。他们以为中国还是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中国。
时代变了,欧洲人。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那个可以被随意欺凌的国家。今天的东亚,也不是西方列强可以随意划分势力范围的棋盘。
有意思的是,沙普斯把时间定在了2025年。
为什么不是现在?为什么不是明年?
因为苏纳克政府的任期到2024年12月就结束了 。如果保守党败选,这个承诺自然就成了一张废纸。如果赢了选举,到时候再找各种理由推脱也不是难事。
典型的政治小聪明——既能在国内刷好感,又不用真的承担风险。
更深层的问题是: 为什么这些欧洲国家要为美国的“印太战略”火中取栗?
答案很简单——它们想在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中分一杯羹,哪怕只是残羹冷炙。
但它们忘了一点:在真正的大国博弈面前,小配角的存在感往往是用代价换来的。
中国这次出动16艘军舰,就是在给欧盟上一堂关于“东亚强度”的现实课。
课程内容很简单:这里不是你们可以随意指手画脚的地方。这里有自己的规则,有自己的力量平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想来南海刷存在感?
可以,但要做好被现实教育的准备。
说到底,和平不是靠空洞的口号维护的配资栈,而是靠实力平衡获得的。中国海军的16艘军舰,就是对那些还在做“炮舰外交”迷梦的最好回答。
发布于:安徽省美港通官方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